系统性硬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河北以岭医院风湿免疫2科(初稿) 郭刚一、概述(一)西医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认识 系统性硬皮病(systemic scleroderma,SSc)是一种以皮肤及各内脏系统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。SSc除皮肤病变外还可有雷诺征和内脏累及而有别于局灶性硬皮病(localizedscleroderma,LSc)。SSc 包括局限型SSc(limited cutaneous SSc,LcSSc)、弥漫型SSc(diffuse cutaneous SSc,DcSSc)和CREST 综合征。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。其发病机理涉及免疫、血管、胶原代谢、遗传等方面的异常。世界各地均有发病,美国每百万人中每年约有4-12人发病。我国的发病率未做详细统计。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以20-50岁好发,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:4,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人群。(二)中医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认识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,尤以皮痹更为接近,但根据本病可有内脏等多系统受累症状,又有风痹、脉痹、皮痹疽、五脏痹等命名,现代多称为“皮痹病”。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硬皮病这一病名,但有许多描述与硬皮病的症状极为相似,早在《素问·痹论》中记载:"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……以秋遇此者为皮痹……皮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肺……肺痹者,烂满喘而呕……其不痛不仁者,病久人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,故不痛,皮肤不营,故不仁"。本病之形成乃为正气不足,复感风寒湿等六淫邪气,凝于肌腠,滞于经络,久则累及内脏,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有湿困痰凝、血瘀络阻、络息成积等病理机制,本病阳虚寒证多见,但亦可见到外感湿热、湿郁化热、阴虚血热等之热证,在寒热辩证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辩证和络病辩证可更好把握本病全貌。二、临床表现(一)症状和体征 1. 皮肤 可分为水肿、硬化和萎缩三期。 (1) 水肿期:皮肤紧张变厚,皱纹消失,肤色苍白或淡黄,皮温偏低,呈非凹陷性肿胀。LcSSc皮肤肿胀常先从手、足、面部开始,向上肢、颈、肩等处蔓延。在DcSSc中,则往往全身皮肤同时发病。 (2) 硬化期:皮肤变厚变硬,蜡样光泽,难以提起,色素沉着,间有色素脱失,皮肤附件受累,毳毛脱失。根据皮肤受累部位不同,可产生手指伸曲受限、面部表情固定、张口及闭眼困难、胸部紧束感等症状。 (3) 萎缩期:皮肤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,甚至皮下组织及肌肉也发生萎缩及硬化,紧贴于骨骼,形成木板样硬片,口周出现放射性沟纹,口唇变薄,鼻端变尖,指端及关节伸侧易发生顽固性溃疡,并有患区少汗和毛发脱落现象,少数病例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。 |